如何计算自立袋的体积

对于使用现代软包装(例如华益 的定制数码印刷袋)的品牌而言,准确计算包装袋体积至关重要。掌握袋型几何后,计算会非常直观。

常见袋型与结构

袋装类型 描述 主要特点
扁平袋 二维袋型,三/四边封;装满后呈“枕头”状。 无角撑板,实际容量较小。
自立袋(SUP) 底部折叠(角撑板)展开后可直立。 底部角撑板提供深度,容量中等至较大。
平底袋 矩形平底 + 侧面角撑板(四封/盒形)。 受力稳定、观感方正,单位占地容量最大。

体积计算方法

1. 自立袋(Stand-Up Pouch, SUP)

  • W(宽度):正面宽度
  • H(可用高度):自底部折线至封口/拉链下缘
  • D(深度):底部角撑板完全展开后的底宽

V = W × H × D

示例:W=15 cm,H=20 cm,D=6 cm ⇒ V = 1,800 cm³

自立袋体积计算示意图(W、H、D标注)

2. 扁平袋(Flat Pouch)

无角撑板,通常用面积近似:

Area = W × H(枕头鼓胀厚度不易精确估算)

3. 平底袋(Flat Bottom Bag)

  • W:正面宽度
  • H:可用高度
  • Dbottom:平底面板宽度
  • Dside:单侧角撑板展开宽度

实用近似:V ≈ W × H × Dbottom

更精细近似:V ≈ (W × Dside × H) + (Dbottom × Dside × H)

平底袋体积计算公式与结构示意

测量与选型要点

  • 可用高度需扣除封口与拉链占用空间。
  • 角撑板务必完全展开后再测深度 D。
  • 对颗粒/蓬松/高黏度物料,建议以样袋实测修正公式。
  • 结合上架展示宽高比例,避免过高或过扁影响货架可视性。

常见问题(FAQ)

是否需要把材料厚度计入计算?

小规格袋影响很小;若为 >3 L 大袋或厚材(例如厚 PET/PA 复合),建议每边预扣 1–2 mm 以得到更贴近实际的可用体积。

不同产品密度对容量有影响吗?

会有明显影响。相同体积下,咖啡豆、麦片与白砂糖的质量差异大,且堆积空隙不同;推荐进行样袋填充测试并记录体积与目标净含量的匹配关系。

自立袋与平底袋如何选择?

追求货架稳定与盒形观感、较大容量时选平底袋;强调性价比与中等容量时选自立袋;极小份量或扁薄产品选扁平袋。

公式算出来与实际灌装量不一致怎么办?

优先用目标物料进行填充—转移量测:将样袋装至目标装填线后倒入量杯/烧杯测 cm³ 或 L,并据此对 W、H、D 进行安全系数修正。

有没有快捷工具可以估算容量?

可使用尺寸参数(W/H/D、Dbottom/Dside)驱动的在线估算器进行初算,再用样袋试装校正,二者结合更高效、更准确。